亚博电竞官方网址-亚博yabo投注网站 > 专题活动 > 十年,“书香榕城”的殊荣 > 文说翻卷十年
阅读是一种状态。是一种精神的凝聚与纯粹。
我在“纯粹阅读”文中曾这样描述过:寂静之相,视为一种美丽,阅读可以让你在自在的天地间自由徜徉——那是只属于你的天空,目览书行那一刻起,心也轻轻落在纸上,轻缓地舒展开来。那个时刻,希望自己能够暂时从杂芜繁忙的人生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中退出来,世界遗忘了你,你也遗忘了世界,只留下你与你自己的心灵,像一对深爱的恋人作默默的交流。
古人是这么体会阅读的:布衣暖,菜根香,还是读书滋味长。只要用心去读,就有好滋味。好书如佳茗,如美食,其味无穷。朱自清大师也云:“缓缓地咀嚼一番,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。”这浓密的滋味就是书味,读书之味,但要慢慢咀嚼,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滋味。读那些成套的全集或丛书,类似于吃西式大餐或满汉全席;读简便的袖珍本,则犹如随意小吃或街头点心;读《史记》,如饮烈性茅台;读杜诗,似陈年佳酿;读武侠小说,好比嚼红烧大块肉;读名家随笔,就像啜清蒸鲫鱼汤。书中滋味无限,不同的人能读出不同的滋味来。
以吃喻读书比得精妙。这样的状态去阅读当然快乐。
世俗之心需要清,需要静,需要修,也需要悟,阅读使你心境之湖得以片刻的平息。阅读的心是寂寞的,梁实秋说:“寂寞也是一种清福。” 阅读使我们忘了时间的流逝,沉浸在书籍的精美词句中,仿佛生活在别处,心灵更加超脱。阅读的心是开阔的,人生许多困惑、许多悖论、许多一时说不清道不明、左右为难、进退失据之处——即人心幽暗之时,会一下子敞开许多的明白来。阅读的心又是深邃悠远的,阅读带来的纷扬的思绪如天马行空,抚慰你的焦虑,缓解你的压力,启迪你的智慧。纯粹的阅读归根结底是通向理性,通向光明,通向真知,同时也能通向快乐,通向精神家园的一条通途。
有这么一个小故事,说的是某富翁问三个尚在就学的孩子:“读书与游戏哪样好?”幺子不假思索地抢着回答:“当然游戏好。”富人立刻斥责道:“你实在太贪玩了!”大儿子接着慢条斯理地回答道:“自然是读书好……”话说一半就被富人打断:“你个性太迂腐了!”最后剩下次子,他不急不徐地应道:“读书即游戏,游戏即读书。”富人一听便击掌叫好:“你真不愧是我聪明的好儿子!”
故事虽小,但耐人寻味。阅读即游戏,游戏即阅读。这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:无趣不读书。
孩子心中的“趣”是“快乐”——有声音,有色彩,而且有幻想,像五颜六色的阳光,通过万花筒里照射出来。有了快乐便有了热情,日积月累、永不间隙,就成为对书籍的一种执著,一种崇尚,于漫漫人生路中形成了习惯。这样的习惯伴随一生,很难改变。
独乐了不如众乐乐,一个人阅读,不如一群人诵读。朗诵是阅读的最高形式!它必须寻找文本的精粹,感悟文本的内涵,表达文本的精神,倾诉个人对生活和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感受;而诗歌是寺中之语,是中国最早而又绵延于今的文学的经典。数年前,我在一个读书日里,希望以朗诵唤起更多人的阅读热情,提出打造“诗歌榕城”的梦想,开始了我的以诗歌为底色的书写城市阅读、朗诵和创作之旅。
2010年9月23日,中秋节诵读古今诗歌,读书月品鉴经典文学。我清晰地记得那晚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秋香诗韵――中秋诗歌朗诵音乐会”在铜盘路百家会举办,150多位省市知名诗人、诗歌爱好者参加了朗诵会,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,用诗的语言,通过吟诵这一种古老的阅读方法表达对闽都这片热土的讴歌和热爱。
两千多年来,诗家与福州绵绵不绝之情,成就了一座城市与诗歌的千年情缘。从诗歌创作到多元化表现形式,有了贯通古今的诗歌文化,福州,这片海西热土,才会血脉流畅,风姿卓然;才会在这座古城上,一个城市的美誉度一直与诗歌如此密切关联。他们坐实到三坊七巷,坐实到三山两塔一条江,坐实在江南名城、温泉之乡,拥有诗家争相吟诵的好去处。
在这座城市的变迁中,福州诗人如城市一曲幸福之歌,吟唱着那一段段美妙的乐章。诗歌,浸润福州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,成为这座城市幸福的底色;诗歌,渗透进城市的每一寸肌理,成为城市之根、城市之脉、城市之魂。
诗歌,在社会更迭中,让这座城市的文化图景五彩斑斓。诗意中国,风雅榕城。如果把诗作为维系这个城市与市民之间的精神纽带的话,那这诗,不仅仅是伟大诗人留下的千古不灭的经典诗歌,还包括这个城市所拥有的诗意栖居的优雅与包容。对于这样一座充溢着文化的城市,栖居于此的人是幸福的,是快乐的,是诗意的!
刚柔并济,宜业宜居。透过阅读和朗诵察看这座城市文化表情的多种样态,考量诗城福州的文化之旅,在文明和谐的城市底色上,诗意,已成长为福州人共同的文化心灵。
一座城市气质,就在于有自己鲜明的文化个性,市民才能共享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。经过多年的阅读和朗诵实践,这份记忆唤起的是市民对城市的文化认同,从而形成独有的城市精神。
有了诗歌和阅读的存在感,福州聚集了许多“不惟情于物欲的追逐、权势的倾轧、彼此的算计,而更多内心对自然和精神追求的诗人”。这些诗人工作在不同的领域,生活在城乡的不同角落,但对诗的虔诚,对真与善向往是相同的。我发现,其中的一些诗人,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生磨难与坎坷时,与唐代诗人一样,心中始终拥有一方清明的天地。于是,这样一个快乐的群体,也就成为了榕城一道难得的快乐风景线。而追求快乐,正是我们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动力。
诗歌是一种宗教,一种内心高贵的信仰或者是一种精神归宿。当下灯红酒绿的世界,让人们离心灵的诗意越来越远。物欲横流又让处于城市的人们不断怀念追寻乡村田园的意境。于是,城市人需要一种纯粹的、宁静的寄托,人们选择了喝茶、下棋,静心养气。其实写诗或者读诗、听诗,是净化心灵的一种最低碳方式。诗歌是诗人内心的镜子,代表的是心情,能让处身于这种场景、这种经历的人感动。
诗歌阅读有兰草之清香,质朴而优雅;又有着青竹节绿的人文气质,“它是人与自然交流的隐喻,更是人性与艺术表达的语境”。所以,一座城市,如果拥有一批诗人和朗诵者,有诗歌如泉水般汨汨流出,这肯定是一座让人舒心、沉醉,流连忘返的城市。
通过举办诗歌阅读、朗诵会,也让诗歌——这一文学皇冠上的宝石——不仅仅只是一份宝贵的精神传承,还和福州这座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。福州地处福建省会,历来诗风昌盛,到处散发着浓郁的诗意。曾记得有多少位著名诗人先后栖息于此,留下了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?诗歌,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优势,诗歌也同时亮出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。从宋代福州太守程师孟站在光禄吟台上的朗诵那天开始,直至今日遍布福州城区大大小小的吟诵活动,绵延千年的诗歌,是这座城市的集体文化记忆,诵读的声音是这座城市最绿色、最环保、最和谐的声音。
以朗诵为主的诗歌活动不仅让高雅的诗歌艺术生活化,成为许多爱好诗歌和朗诵的福州人的阅读舞台。同时,除了诗歌朗诵活动外,我还致力以通过采风、鼓励会员出版作品集及举办研讨会等诸多活动形式,有力推动诗歌文学创作发展,为打造福州诗歌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,这也成为以诗会友的桥梁和纽带。为进一步彰显海峡两岸诗歌的成绩,扩大和提升海峡两岸诗人诗作的影响力,由此,我还策划并担任主编,海峡社推出的“海峡桂冠诗人”丛书,包括崖虎《风的种子》、顾北的《纯银》、牧心雪的《一直爱一直好》、年微漾的《一号楼》、王祥康的《纸上家园》、闻小泾《听蝉》等近30部诗人的诗集出版。
五年多时间里,福州诗歌阅读和朗诵活动风生水起,诗歌阅读已经成为城市许多人的一种习惯,由阅读发展为朗诵的活动遍布福州各个假日、各个角落,还吸引了美国、法国、德国、澳大利亚、马来西亚等国家,以及台湾、香港、澳门等地区的华人和友人的参与,极大地促进了福州通过诗歌形式对外文化交流,扩大了福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。同时,通过诗歌一次次精神力量的凝聚,让福州人民心中激荡起对自己这座城市深切的归属感、荣誉感和责任感。他们中有专业诗人,有广播电台、电视台播音员,还有工人、教师、国家公务员、企事业单位人员、退休人员、普通农民等。他们以满腔豪情、鲜活的语言,描绘出生动、美丽的生活画卷,以独特的艺术视角、真诚质朴的情感和动人的声音谱写心中的家园。
正因为有了诗歌,有了诗歌阅读,让福州平添别样柔情,成就了一座“诗城”,亦如我当年所期待的那样“让翠鸟的声音在福州上空长鸣”!
(作者系《生活?创造》杂志总编,第五届福州读书月“书香人家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