妈妈,七十有九,老了。
我真是幸运,年过半百,尚有老妈可叫,这是上天给我最好的眷顾。
我在异地他乡生活了三十四年了,上学、分配工作、娶妻、生女、买房、交友,似乎“却把杭州作汴州”了。其实,我在心里有一个真正的家,那就是老妈的家,我十七岁前一直生活的家。所以,尽管一年只回去那么几次,在我心里,那才是家。除了熟悉的乡风乡情,最主要的就是老妈。特别是在父亲去世后,这种归宿感愈发强烈。
这几年,老妈老是受伤,先后三次来我家养伤,少则半个月,多则个把月。老妈在的这些日子里,是我一生中与老妈言语交流最多、体慰最为细密的日子,也是老妈最为舒心的日子。
第一次,是前年,老妈因搬重物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,在老三家养伤。后因老二、老三工地上出事,我把老妈接过来。媳妇早就铺好了床铺,也常为她擦洗身子。那段日子,我们夫妇俩轮流提前下班烧饭做菜,时间虽紧张,饭菜也不好,但一次也没耽误过。最难得是女儿,每天绕着奶奶转,搀扶着下床,问早问晚、嘘寒问暖的。那时,她刚刚工作,下班比我们早些,每次都带些零食给奶奶吃,什么桂花圆子、鸭架、臭干、油炸虾饼……她把学校附近的美食几乎都寻遍了。我每次下班回家,都听到她们祖孙俩谈笑的话语,闻到房间里飘出的美食的香味,看到亲密无间、血浓于水的亲情,以至于老妈一回家逢人便夸自己的孙女。我很欣慰,有了这么个懂事、孝顺的女儿。
第二次,是去年,老妈因田间小路湿滑再次摔成腰椎压缩性骨折,在老三家安养一段时间后再度来我家。这一次,在我家养伤近40天。初来的那几日,心情很不好,一是伤痛难忍,二是怕添麻烦,嘟哝着要回去。如何让她的心情“阴转晴”,成了我的一块“心病”。于是,我根据她爱看电视的习惯,每天晚上扶着她下床,仰卧在沙发上看电视。75集的连续剧《勇敢的心》,每晚回放两三集,一看就是个把月呀,天天不间断。每天晚上,我都紧挨着她坐下,给她讲剧情,把普通话翻译成家乡土话说给她听。她的心也随着剧情跌宕起伏,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揪心,时不时自言自语地发出“不得命”的担忧。那段时间,是老妈最知足、最享受、最有收获感的日子,尽管她还承受着伤痛的折磨。要知道,这几十年来,老妈从来没把一部电视剧真正看懂过。临别前的数日,媳妇张罗着带上老妈到商场买衣服。她这也不要、那也不行的,勉强买上几件,她就内疚得不得了。临别出门的时候,老妈的一句:“这段时间,在这儿打扰了呀!”着实把媳妇惊愕得无言以对。
第三次,是今年,老妈被电动三轮车划伤了脚脖子,伤口感染得很严重。在老三家养伤20多天后,因老三夫妇要送孩子上大学,老妈又转到我家。我每天都用电动车驮着她到医院换药。在潜意识中,我把老妈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,非我莫属,动辄就对媳妇说“我妈呢”。这多少惹得媳妇有些不高兴,她反复强调“你妈就是我妈”。正是因为有着这样难以改变的原初意识,所以,本来媳妇愿意护理老妈的事情,我都亲历亲为,包办着代替了。我认为,欠着老妈的,这辈子是还不清了,只能是一点一滴地报答了。我隔天给老妈洗头,先抹洗发露,再抹护发素,用上三遍水,头发柔顺多了。看着肤色变白,头发顺贴,老妈常自言自语说“像个街上的老奶奶了”。洗澡前,先把伤口包裹严实,然后搬把椅子到淋浴房,热水浇遍全身后,再上沐浴露抹上几遍……其实,护理老妈挺简单的。老妈常夸我细心,会照顾人,也多次在我面前夸过老三的媳妇。
老妈是个乐观的人,每次接听电话,都是未有话语先出笑声;老妈是个明白人,谁真心对她好,她清楚着呢,只不过有时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;老妈从不轻易讨扰人,她从不开口要钱、要吃,生活上总是随遇而安,将就着过,她要的是起码的尊重。
家有老妈,一日三餐就会按时按点,外面的应酬就少了,生活就有规律了;家有老妈,夫妻间的言语轻了,意见、分歧让一让、缓一缓就过了,家庭更和睦了;家有老妈,孩子就会问长问短,祖孙间的沟通多了,天伦之乐就有了,亲情就更浓了。
愿我们的妈妈健康长寿!
(作者:泰州市海陵区 王瑞平)